重磅發布!
近日,蘇州出臺入學新政
優化落戶入學、積分入學等政策…
原來,非蘇州戶籍且無房,需要積分入學;現在,有蘇州戶籍,子女入學“應收盡收”,統籌安排公辦學校。
01
20條入學保障措施
原文如下
↓↓↓
1.認真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有關規定,堅持“兩為主”“兩納入”,全力保障企業外來用工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2.依據區域內學齡人口數量分布、變化和現有學校狀況,積極擴大教育公共服務供給,優化基礎教育資源布局,為企業外來用工子女入學提供資源支撐。 3.通過集團化辦學等舉措,促進校際骨干教師流動、干部互派交流、課程資源共享、文化溝通融合,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為企業外來用工子女入學提供質量支撐。 4.強化落戶入學保障,企業外來用工落戶為本市戶籍(含集體戶口),其子女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應收盡收”,由縣級市(區)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公辦學校。 5.強化積分入學保障,優化義務教育階段積分入學調劑辦法,不斷提高符合條件的企業外來用工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含政府購買學位)的數量或比例。 6.加強對企業外來用工子女的升學保障,在蘇州就讀初中并取得學籍的外來用工子女考生和本市考生同等享受報考高中段學校的權利。 7.落實高層次人才教育優待政策,做好教育政策咨詢服務,保障其子女入讀公辦學校。符合條件的高層次人才子女報名民辦學校,列入政策性優撫照顧對象計劃。 8.結合區域實際完善企業人才認定和評價機制,落實其子女優待入學政策。對規定報名時間內未達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入學條件的企業緊缺型人才子女,由企業向屬地集體申請,經審核合格后,統籌安排公辦學校入學。 9.深化“入學一件事”改革,完善系統平臺建設,強化教育信息化支撐,優化企業外來用工子女入學信息采集登記方式和報名流程。 10.按照“材料非必要不提供、信息非必要不采集”原則,簡化義務教育入學報名材料,優化企業外來用工子女入學材料報送。
11.加強對企業外來用工子女的入學政策宣傳,通過民生發布宣傳矩陣,及時發布招生便民服務指南,協同企業服務中心,主動下沉重點企業,暢通服務咨詢熱線,全面提升政策知曉率。
12.全面優化“5+2”中小學課后服務,豐富課后服務內容,為有特殊需要的企業外來用工子女提供延時托管服務,確保所有義務教育學校100%覆蓋和有需要的學生100%覆蓋。 13.依托學校、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廣泛開辦青少年暑托班,為企業外來用工子女提供“教育”和“托管”相結合的公益性暑托服務。 14.完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實施“全方位、全天候、全覆蓋”的家庭教育服務,幫助企業外來用工提升家庭教育能力。 15.優化心理健康教育服務保障體系,實施關愛青少年生命健康“潤心”行動,促進企業外來用工子女身心健康成長。 16.建立健全企業外來用工子女關愛幫扶機制,落實各類教育資助政策,為有需要的企業外來用工子女提供資助和幫扶。 17.深入推進普通學校融合教育資源中心建設,加大特殊教育服務供給,提升特殊教育服務水平,為有需要的企業外來用工子女提供優質特殊教育服務。 18.用好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線上教育中心等平臺,推進資源共享智慧化,構建互聯互通、共建共享的數字教育平臺體系,服務企業外來用工子女個性化學習。 19.廣泛開展企業外來用工子女關愛公益行動,增強地方文化認同感,幫助其融入蘇州城市生活。 20.加強與社區、志愿者等組織的合作,完善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共同關心關愛企業外來用工子女成長。
02
申請子女入讀蘇州市區范圍內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起始年級的申請人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持有市區有效的《江蘇省居住證》且連續合法居住一年及以上;
(二)申請時,在蘇州市區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
申請年級:
流動人口為其未成年子女申請積分入學時,僅限申請一所學校,且只能申請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的起始年級,即公辦小學一年級和公辦初中一年級。
分值構成:
積分入學項目計分由基礎分、附加分組成??偡e分值為基礎分與附加分之和的累計積分數值。
基礎分包括居住期限賦分和參保情況賦分。附加分包括年齡情況、文化學歷、技術技能水平、服兵役情況、繳納住房公積金、投資納稅、社會貢獻、表彰獎勵、發明創造等賦分。
本次入學新政,大大利好了外來用工子女的入學,不過優化的入學比例和數量暫時沒出,具體細則等后續官宣,居居第一時間更新~